2013年5月23日晚,在“国礼徽茶”杯中国(安徽)第七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中国·茶府文化节、庐江“白云春毫”万人品茗活动的欢迎晚宴后,作为活动的内容之一,宿松县“宿松香芽、宿松雨兰”名茶品鉴会在合肥琪瑞花园大酒店第一会议厅举行。省茶协积极促成了这次品鉴会,目的在于把安徽众多的名茶宣传出去,并尽快地占领市场,从而推动当地茶叶经济和全省茶产业的全面发展。
省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省茶协名誉会长钱斌讲话
省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省茶协名誉会长钱斌,省茶协会长、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公新,省供销社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省茶协副会长秦伟,省农委副处调研员、省茶协常务理事杨庆,市直机关工委 、省公安厅有关部门领导,省建机厂等企业老总,省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友,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方世辉,省茶协副会长兼专职副秘书长朱飞鸣,省茶协副会长戴祥海、牛永祥、赵玉贵、陈绍存、查江龙舒等省、市、县茶协负责人,全省茶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代表,省供销社合作经济指导处李云昊副处长等,宿松县政府副县长周华斌及宿松县供销社、茶叶协会有关领导,茶博会工作人员、以及中国企业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国贸易报、合肥广播电视台、安徽茶叶网、时代发现杂志、徽茶杂志等新闻媒体的代表50余人出席了品鉴会。
省茶协会长、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公新讲话
品鉴会由茶博会秘书长牛永祥主持,宿松县副县长周华斌致了欢迎辞,宿松县茶业协会王新德会长介绍了宿松香兰、宿松雨兰的产销动态和发展目标,省茶协培训中心茶艺表演队受邀进行了精彩的宿松名茶茶艺表演,钱斌主任、顾公新会长、杨庆副处调研员等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方世辉教授作了精辟的宿松名茶点评。
省农委副处调研员、省茶协常务理事杨庆讲话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宿松名茶品鉴会让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在品茗赏艺的佳境里度过了一个难忘而又愉快的夜晚。
宿松县政府副县长周华斌致欢迎辞
宿松县茶叶协会会长王新德介绍宿松名茶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方世辉点评宿松名茶
宿松县供销社主任致答谢词
省茶协培训中心茶艺表演队精彩的表演
(安茶协)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西北与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毗邻,东北与太湖县接壤,东南与望江县相连,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为皖西南门户,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是安徽省水产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到2010年4月5日止,宿松县有二个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分别是安徽宿松临江产业园、宿松县工业园。宿松县处于长江经济开发带和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地区,又是安徽省“一线两点”率先开发开放战略布局重点地区,也是“承东启西”的结合部。交通十分便捷,贯穿南北的105国道、横贯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距离省会城市合肥220公里、武汉190公里、南昌170公里,至皖鄂赣三省6个机场车程都约两小时,到九江外贸码头、214码头、石化专用码头等3座对外开放码头车程1小时左右。
历史:
《载敬堂集》载:“茶,或归于瑶草,或归于嘉木,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槚蔎茗荈。《尔雅·释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为茶之通称。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此说从理论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轨畴,突显了交际场合的一种雅好,开饮茶成因之“交际说”之端。
特色:
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叶品牌“宿松香芽”在安庆市首届茶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