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自古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历代均以“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小众,但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备受藏家关注。
与银壶收藏的结缘
来自台湾的收藏家王秀铭,早在1997年开始与银壶结缘。王秀铭最初接触到银壶的时候,是通过普洱茶。那时他正专注于研究普洱茶,便尝试用不同的器皿冲茶,然后感受茶汤的变化,即刻被银壶所泡出的普洱之润泽甘甜所感动,那一刻的味道让他铭记。这便是他第一次和银壶的结缘,所以收藏了一把日本明治时期的老银壶,一边研究普洱茶也一边开始了个人的银壶收藏之旅。这和银壶一结缘,便是近17年之久。
在王秀铭的银壶收藏系列中,以日本制作的居多,他每年都会安排时间到日本度假,特别喜欢到京都这个古城行走,因爱茶,便对茶器皿特别喜爱。“几乎我每次去日本都爱去古董店寻宝,后来渐渐演化为专门去寻觅银壶,一年甚至去多次。”
随着自己和银壶的渊源渐深,王秀铭也开始接触到最顶端的制壶人。有次他在日本东京的一次茶博会看见日本国宝级大师“大渊武则”的作品展览,被它的创作吸引。王秀铭从大师的银壶作品中既看到有传统工法又发掘出现代创作的概念,所以亲自去拜访大师并更深层了解他的创作理念和制作工法,从此成为他忠实的收藏者。王秀铭说:“大师今年已83岁,经典作品有限,收藏既可欣赏,保值更可增值,一举数得。”遇到知音,他也常常把大师的银壶分享给大家欣赏。
当然,在收藏的路上也有失误交学费的时候,他的经验之谈是绝不能贪小便宜。一分钱一分货,“贵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好的一定是贵的”是他收藏多年的一个心得,渐渐地他会觉得“名家壶”更值得收藏,这些名家视名誉比生命还重要,所以后期他还是偏好收藏名家制作的作品。
选一把好银壶收藏
市场上目前银壶鱼龙混杂,一些含银量不足的银壶以较低的价格吸引着用户的眼球,所以如何挑选一把得当的银壶,就需要擦亮眼睛,同时学习好专业知识。
王秀铭的银壶藏量达到200把,丰富的数量让他有着极高的鉴赏力,在几次茶会中,他都强调大家注意几点:第一,同样是纯银的壶,含银量99.90%和99.96%差别就非常大,那微小的小数点后的含银量几乎首先决定了这把壶的品质,从色泽上便可分别出,亮泽度后者会精美许多;第二,手工银壶比机器铸造的要好,手工会更讲究质感,同时更具备收藏价值。精品银壶大多都是纯手工打造,二战前的银壶工艺水平达到了巅峰,一位名家打造一只高水准的银壶,需要两三个月或更长;第三,器型要好,除了外形美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适合泡茶,要体现在壶嘴出汤流畅、把柄顺滑等,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时的动态美观,方便实用的壶用来得心应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艺的美感。
当然,其实每一把壶都是珍品,每把壶都有个性,重要的是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壶,现在的银壶也分老壶和新壶,分收藏级和使用级,看自己的需求去选壶是首要出发点。
用心打理好一把好壶
王秀铭表示,纯银非常娇贵,买回来的壶平时一定要注意打理,以免外表氧化和表面划伤。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壶”,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灌壶”、“喂壶”、“浇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紫砂壶贵在养,银壶亦然。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如此养成的壶才可温润可亲。由于银壶的特性,许多新手都不知如何养。其实银壶想要养得好,说简单不简单,但说难又并没有那么难。
如果当时新买的银壶,王秀铭建议使用前就可以先用冷水清洗,然后用热水进行冲洗,再放些一般的茶叶冲泡一两次,这样即可消除新壶可能有的异味以及清楚残留的杂质。如果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了,银壶长时间使用后会发黑,这正是纯度高的表现,不影响正常使用,需要用专门的拭银布来擦理,保持洁净。“其实如果我们每天把使用过的银壶外表都擦干,银壶外面是不容易氧化的。”另外,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银壶质感。如若是长期不使用的话,就在擦拭后,用软布或者纸包裹并放在阴凉处保存。
当好壶遇到雅集
目前的雅集越来越多,在喝茶和喜欢传统文化圈的文人雅士中很受欢迎,喝茶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一场雅集中必可不可的元素便是茶,而茶器上壶又是不能缺失的。在重量级的雅集上,往往银壶会在此上演。
“茶器很精美,但重要的不是去盲目追求它升值或是外在感觉享受,我们应该通过美好的银壶去认识美好的生活,同时让自己安静美好。”这是王秀铭在分享银壶时一个关键的点,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易拥有它,但是认识到美好事物的存在和创作者背后的用心,激励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同样非常适当。
王秀铭表示,银壶有非常大的魅力,借助于它,人们可以更好地品饮茶、安静思考和有效交流,在悦目的同时也是养了心,养心是养生的重点,这样能让美好遇见美好并将美好叠加的事物,真是应该欢喜地珍惜。
(中华合作时报 丁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