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又到了春茶陆续上市的时节,记者在歙县小川乡小川村洲头梁了解到,与往年相比,春节后的雨雪天气,使得早茶叶芽生长缓慢,今年早茶上市时间比往年推迟了8天左右。目前,歙县最早的春茶“乌牛早”也只是刚上市几天,头茬采摘量同比有所减少,早茶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
连日来,和煦的春风让茶树披上了一层新绿。3月17日,在歙县小川乡小川村洲头梁的茶园里,记者看到了三三两两为数不多的采茶人。“今天我们家一共是4个人在采,一个人一天平均采个4、5斤吧,卖鲜叶能卖千把块钱。”为了赶上早市,茶农周文仙特地雇了工人帮助采摘早茶。
“主要是去年天太干了,再今年开春又冻掉了,所以这个茶叶长的不一定理想。”正在茶园里忙碌的茶农吴寿春介绍,去年早茶的开采时间是3月3日,而今年是3月11日才开始开园采摘的,和去年相比,早茶“迟到”了8天。不仅如此,受去年干旱天气和今春雨雪天气影响,早茶的产量也有所下降。
“前两年,我们家每年的早茶收入都有一万七八的样子。就拿我家早茶发展的比较好的那块地来说,只有三四分地,八千块钱的收入肯定是有的。”虽然如此,但吴寿春认为,发展早茶的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正常年景下,亩均效益一般在1.5万元到2万元左右。
洲头梁位于新安江畔,因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传统的茶叶生茶效益一直徘徊不前。12年前,村里几位茶农开始试着在传统的茶园里套种早茶,茶农吴寿春就是第一批发展早茶的受益者。“我们村低山基本上都种上了早茶,收入多的,每年早茶有一万多元,三四千、四五千收入的就多了。”
吴寿春认为,因为早茶比传统茶叶上市提前了20天左右,不仅错开了采摘高峰,而且顺应市了场需求,对于山多地少的洲头梁茶农来说,无疑增加了一笔收入。“正月一过,我们这边基本上是农闲,大家都闲在家里,早茶上市早啊,早茶采掉以后,修剪、下肥,然后再开始采摘传统的茶叶,两不耽误。”
吴寿春不仅自己带头发展早茶,而且也收购其他茶农采摘的早茶鲜叶,经过加工以后,销往江苏、上海、河北、浙江等地。今年3月11日早茶开采以来,鲜叶价格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每公斤价格维持在90到100元左右。吴寿春说,接下来如果天气晴好,采摘量会明显上升。同时,由于受大气候影响,高档茶叶销售渠道会有一定影响,今年早茶的价格总的来说不会高于去年。(原题:春茶上市飘香 比去年迟8天--歙县小川乡洲头梁茶农喜摘早茶)
(黄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