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勤耕耘、毕生献茶园一记茶叶专家董少怀


  董老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但我们在撰写安徽茶叶史志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多么值得纪念的老茶人啊!
  董少怀(1909~1989)曾用名董本璜,原藉安徽无为县城内董家老屋。早年曾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无为杏花泉小学,无为初级中学任过教。1938年1月参加了当时的祁门茶业改良场高级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即留在祁门茶业改良场任技术员。从此,开始了他为茶叶工作献身的道路。
  解放前,祁门茶业改良场一直是全国范围内一个重点茶叶科研单位。它设在安徽省祁门县,以地名场,担负着“祁红”、“屯绿”两大名茶的研制工作。董少怀担任该场技术员不久,旋被调至该场屯溪分场任业务主任,专研绿茶制茶工艺。在此期间,为了提高茶叶质量,改变出口茶着色和粗制滥造现象,他主持了大型绿茶精制工作,创建了合理的制茶工艺,为后来各地大规模制造绿茶奠定了基础。他还写下了《婺源茶叶》、《屯绿大帮制造史的分析研究》、《祁门四大名家绿茶区考察》、《徽州珠兰花》等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茶叶外销渠道恢复。然而,满目祁红屯绿茶区,树老茶荒,一片荒芜。这时,祁门茶业改良场积极配合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进行大规摸的“茶树更新”工作。董少怀被派任屯绿区总技术指导,期间编印了4本《皖南茶树更新丛刊》。
  正当战后茶叶逐步恢复生产之际,即1947年,董少怀和黄奠中等人受当时的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的派遣赴台湾考察茶叶工作。到了台湾以后,董少怀深入各基层茶园、茶厂(场),到过台北第一、二、三精制茶厂、三义、鱼池、持木等初制茶厂、鱼地实验所等处,对台湾茶叶的品种及其生态环境,不同茶树品种的制茶品质等以及分级红茶的生产,包括评审、检验、定级等环节作了认真的研究,完成了17万多字有关台湾茶叶的考察报告《台湾茶叶品种之调查研究》。
  1948年下半年,董少怀自台湾考察归来以后,又应当代茶圣吴觉农之邀,担任了杭州之江茶厂的厂务主任,指导大型机械化绿茶生产,解决了“遂绿”、“东阳烘青”、“北路烘青”等不同地区、不同原料品质拚配等技术难题。任务完成以后,他又匆匆回到了屯溪。
  1949年4月屯溪解放,董少怀参加了革命工作,被留任为屯溪茶叶实验场场长。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皖南分公司成立,董少怀被调任为该公司技术科长,以后又任计划科长。董少怀主持了祁门、历口、屯溪、歙县,婺源、浮梁六大茶厂的筹建工作。从工程的设计到监造施工,从机械的设计到制造安装,他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这时,官僚企业已被接收,私营茶商也已全部停业,国营企业即皖南分公司全部承担了产区的收购加工制造运销任务。董少怀为此制订了制茶的有关规程,为大企业制茶规范化打下了基础。他又参与了初级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1951年1月,他担任杭州全国制茶人员训练班辅导员,着重解决制茶由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操作的工艺流程问题。他还主办过一次“祁红屯绿出国展览”,从展品设计、征集、装璜到目录卡片,都作了细致的安排。他这时期几乎是日夜工作,为新中国茶叶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1954~1956年间,他参加了全国分级红茶的制造品质规格的制订工作,提出了茶叶订级的原则“外形定型、内质定级”,并由中国茶业总公司下达各地执行。他还参加并主持了全国及安徽省毛、精茶标准样的制订审核定级和全国三套分级红茶标准样的制订审核工作,为我国茶叶制审的标准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后,在1959~1965这8年中,董少怀先后参加了制订全国茶叶10年规划,具体负责绿茶精制工艺和产品标准审订工作,同时也对安徽省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参与了全国茶叶收购和出口标准样的审核和制订以及产供销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制订工作等,为我国茶叶事业的发展,为提高茶叶的质量,为茶叶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克尽了职责。
  董少怀上承老一辈茶叶大师吴觉农、胡浩川的遗训,下启一代新人。从1952年到1964年,多次主持省红、绿茶评茶、制茶技术人员训练班。自编教材上课,理论联系实际,为安徽省培养了一大批实干的评茶及制茶技术骨干力量。1966年,他还曾一度应邀前往山东省新茶区作示范讲学,编写并主讲《茶树的种与管》。
  1955年起,祁红质量大幅度下降。正当董少怀及时组织提高祁红品质的攻关战不久,文化大革命的风暴骤起!1966年8月,董少怀被扣上“资产阶级技术权威”、“历史反革命”等等帽子,受到迫害。1972年,他以花甲之龄被下放至和县范桥公社三星大队后刘一小队落户,一直到“四人帮”垮台,云开雾散,才回到原单位-安徽省茶叶公司。
  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董少怀初衷未改,他继续为茶叶事业而奋斗,为恢复和发展全省茶叶生产,为公司的各项制度建设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1978年5月间,董少怀因在茶区劳累过度,回合肥后不久便昏倒在办公室,从此一直养病在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得董少怀的心情不能平静。他始终关心着茶叶事业,只要能够坐起来,他就或是握笔作书,回答各地学生来信提出的询问;或是拄杖迎接每一个来访者,毫无保留地回答每一项与茶业事业有关的提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安茶协)
上一篇:一生事茶、无怨无悔---记安徽茶界老前辈朱典仁先生
下一篇:现代茶人--王镇恒
      全国服务热线:0551-62635128

请在线提交您的建议,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联系人:
手机:
邮箱:
建议内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