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芽安徽省地方标准

      霍山黄芽是安徽省名优农产品,在我省茶叶市场中影响较大,为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3年4月9日。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甫德 王少武 李燕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9-2003

      2003年4月发布 2003年4月9日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霍山黄芽”茶的定义、品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霍山县境内生产的霍山黄芽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12 茶叶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3 茶叶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009.57 茶叶标签运用标准

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 茶 取样

GB/T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 茶 水份测定

GB/T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9679  茶叶卫生标准

GB9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指标

GB/T14456 绿茶

GB/T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14876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7332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方法

NY5017  无公害食品 茶叶

      3、定义

     “霍山黄芽”茶是产自霍山县境内茶区,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茶叶。

     4、要求

4.1 分级

霍山黄芽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共五个级别,其中特一级茶叶产地为特定区域。各级别茶叶鲜叶组成见表1。

表1:霍山黄芽茶产品分级

等级     鲜叶组成%          备 注
特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90%     产地为特定区域
特二级   一芽一叶初展≥80%
一 级   一芽一叶≥70% 一芽二叶初展≤30%
二 级   一芽二叶初展≥50% 一芽二叶≤50%
三 级   一芽二叶≥40% 一芽三叶初展≤60%

注:①特定区域指金鸡山、乌米尖、金竹坪。②每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换样一次,实物标准样参照本标准制定。 <br>4.2 感官指标<br>各级茶叶的感官品质应符合本级特征要求,感官指标见表2。

表2:霍山黄芽茶感官品质要求

等级 特一级     特二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形 雀舌匀齐    雀舌     形直尚匀齐   形直微展  尚直微展
色泽 嫩绿微黄披毫 嫩绿微黄显毫 色泽微黄白毫尚显 色绿微黄有毫 色绿微黄
香气 清香持久   清香持久   清香尚持久    清香   有清香
滋味 鲜爽回甘   鲜醇回甘    醇尚甘     尚鲜醇    醇和
汤色 嫩绿鲜亮    嫩绿明亮    黄绿清明    黄绿尚明   黄绿
叶底 嫩黄绿鲜明  嫩黄绿明亮   绿微黄明亮   黄绿尚匀   黄绿

4.3 理化指标

霍山黄芽茶理化指标见表3。

表3:霍山黄芽茶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份  ≤6.5
粉末  ≤0.5
水浸出物 ≥38
粗纤维  ≤14
总灰分  ≤6.5

4.4卫生指标

霍山黄芽茶卫生指标见表4。

表4:霍山黄芽茶卫生指标

砷(mg/kg以As计)≤0.5
铅(mg/kg以Pb计)≤5.0
铜(mg/kg以Cu计)≤60.0
六六六(mg/kg) ≤0.4
滴滴涕DDT(mg/kg) ≤0.2
三氯杀螨醇(mg/kg)≤0.1
氰戊菊酯(mg/kg) ≤0.1
甲胺磷(mg/kg)  ≤0.1
乙酰甲胺磷(mg/kg)≤0.1
敌敌畏(mg/kg)  ≤0.1
乐果(mg/kg)   ≤1.0
杀螟硫磷(mg/kg) ≤0.5
喹硫磷(mg/kg)  ≤0.2
氯戊菊酯(mg/kg) ≤0.5
溴戊菊酯(mg/kg) ≤5.0
联本菊酯(mg/kg) ≤5.0

4.5 净含量

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单件定量包装茶叶的净含量负偏差见表5。

表5: 净含量负偏差

净含量 负偏差(净含量的百分比  克)
5g-50g       9.0     -
50g-100g       -     4.5
100g-200g      4.5     -
200g-300g      -     9.0
300g-500g      3.0     -
500g-1kg       -     15
1kg-10kg      1.5     -
10kg-15kg      -     150
15kg-25kg      1.0     -

      5、试验方法

5.1 取样和样品的制备:按GB/T8302和GB/T8303执行。

5.2 分级感官品质检验:对照实物标准样和表2感官品质要求评定。

5.3 理化指标检验

5.3.1 水份检验按GB/T8304执行。

5.3.2 水浸出物测定按GB/T8305执行。

5.3.3 总灰分测定按GB/T8306执行。

5.3.4 粗纤维测定按GB/T8310规定执行。

5.3.5 粉末测定按GB/T8311规定执行

5.4 卫生指标的检测

5.4.1 铅检测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5.4.2 铜检测按GB/T5009.13规定执行。

5.4.3 六六六、滴滴涕检测按GB/T5009.19规定执行。

5.4.4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检测,按GB/T17332规定执行。

5.4.5 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检测,按GB14876规定执行。

5.4.6 乐果、敌敌畏、杀螟硫磷和喹硫磷检验,按GB/BT5009.20规定执行。

5.5 净含量检测: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批次

以同一产地同天生产的同等级产品为一批。

6.2 出厂检验

6.2.1 每批产品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

6.2.2 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品质、水份、粉末、净含量和包装标签。

6.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

A.首次批量生产前。

B.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C.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D.投产后,如原料、工艺、机具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6.4 判定规则

6.4.1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产品为合格。

6.4.2 凡劣变、有污染、有异气味或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中,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6.4.3 分级和感官指标检测不符合要求则按降级处理。

6.5复检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7.2 包装要求密封、干燥、避光,牢固而防潮。包装用纸应符合GB11680规定。

7.3 运输工具要求洁净、干燥,有防雨设备,严禁与有异味的商品混装、混运。

7.4 贮存仓库要干燥、清洁、通风、避光。仓库周围无异味。

7.5 在本标准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本产品的保质期不低于12个月。

      编制说明

      霍山黄芽起源于唐朝,是霍山县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由于历史的原因曾一度失传,直至1971年才开始恢复生产。为规范霍山黄芽质量,霍山县黄芽茶协会、霍山县名优茶开发公司相继制定了霍山黄芽企业标准,1999年霍山县技术监督局又发布了霍山黄芽县级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对提高霍山黄芽茶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几年来,霍山茶叶生产蓬勃发展,特别是无公害茶与有机茶生产得到大面积推广,霍山黄芽产量逐年增加、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现行标准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霍山黄芽生产与贸易的需要,制定更加全面、规范的霍山黄芽茶地方标准已是刻不容缓。鉴此,经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由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负责起草霍山黄芽省级地方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写者参照了DB342427/T01-1999、Q/HHCX02-1998标准,并组织有关茶叶技术工作者和老制茶技师进行了认真研究,以确定应规范的项目,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在内容上,本标准:

  1、增加了卫生指标检测项目,采用了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

  2、根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详细制定了霍山黄芽茶定量包装净含量负偏差值。

  3、参照并引用了更多的其他标准文件。

( 来源:霍山茶网)
 

 

 

上一篇:茶叶标准化基础
      全国服务热线:0551-62635128

请在线提交您的建议,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联系人:
手机:
邮箱:
建议内容:
提交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