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山市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黄山市统一部署,目前,市茶产业发展领导组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正在做前期工作。近期,将会同编制单位(拟请安徽农业大学),草拟编写大纲。
关于主要思路。要以增加茶农收入、增加企业效益为核心,进一步转变茶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黄山资源和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黄山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关于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一是总结“十二五”茶产业发展现状(概述、特点、问题等)。二是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发展优势、制约要素等)。三是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四是工作重点与主要措施。五是组织领导与机制保障。(具体内容要由编制单位提出,共同会商后确定。而黄山茶之所以古今闻名,誉满全球,关键在于黄山拥有绝佳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叶资源。
绝佳生态环境。黄山市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带,神秘的北纬30°黄金线上,“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是黄山市天气变化的真实写照。常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是全国13个一类大气城市之一。茶树多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之间的山坡和深谷洲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2.9%,四周树林遮阴,溪涧纵横滋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保水力强,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肥,很适合茶树生长。
丰富的茶叶资源。俗话说,好种出好茶。黄山市所产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和屯溪绿茶等名茶,均来自黄山市本地当家良种黄山大叶种、柿大茶种、祁门槠叶种和茗州种等,另外,滴水香种、杨树林种和凫早2号等一大批本地土种为黄山各大名茶的品质风格迥异奠定坚实基础。
如何根据当地茶叶资源进行创新发展?保护好生态,利用好资源是关键:名山、秀水、出好茶。大自然赋予黄山一方宝地,我们有责任保护并利用好。
一、要保护和利用好水土。在茶叶种植上,我们要严格按照科学要求,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绿肥、茶叶专用肥和测土配方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力推广植物源和生物源农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最大限度杜绝和减少面源污染。
二、要保护和利用好植被。在茶园发展和低改中,以不牺牲生态植被为原则,推行适度规模发展茶园,避免盲目和大面积发展;大力推广多维立体栽培模式,努力打造高效生态茶园。
三、要保护和利用好树种。黄山茶内质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地优质群体种,要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放上议事日程;在今后新茶园发展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中,要结合黄山实际,避免图新求快,要科学布局,合理利用好无性系和有性系茶树良种。
四、要保护和利用好工艺。工艺是品质形成的灵魂,黄山茶非常注重工艺传承和创新,不同茶类工艺不同,同一茶类不同茶品工艺也不同。黄山茶类多、茶树品种也多、加工工艺更多,不同茶类,不同树种、不同工艺;以祁门红茶为例:祁门工夫红茶主要用的是祁门槠叶种,讲究的是工艺传承,贵在工夫;祁红香螺、祁红毛峰,则是注重工艺创新,新工艺,推出新茶品。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丰厚的物产,凸显的区位,赋予黄山这方水土无限的神奇与魅力,相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黄山茶必定茶行天下、有口皆“饮”。
(文字素材来源:黄山市农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