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植物系统学家的“茶系情怀”——记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成员张宏达教授

 

  年轻的时候,他用生物学方法论证,茶的故乡在中国,把阿萨姆茶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他踏遍国土,发现了两个新的茶种——可可茶和苦茶。

  如今,虽已跨入94岁高龄,但他体魄康健,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以耄耋之年继续关心着茶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他就是茶学泰斗张宏达教授,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课题组的10位主要完成人之一。

  在他60多年学术生涯中为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和科教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记载了我国3万多种植物,共301科3408属31142种。该书基于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80年的工作积累、45年艰辛编撰才得以最终完成,丛书的编著肇始于1934年,囊括了四代人的心血。这一协作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科学出版社

  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其中,“《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唯一的一等奖。在这套必将荣炳史册的巨著中,有两卷茶书闪耀着中国茶学家耀眼、智慧的光芒。在十位主要完成人中,有一位就是茶学泰斗张宏达。

  日前,本报专访了张宏达教授,与读者分享茶志的荣耀。


  植物分类:踏遍青山 大有作为

  张宏达教授的科学成就是各个方面的。在山茶科系统分类上的贡献,后世很少有人能超过他。在植物学各个领域里如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区系学都有卓越的贡献。他提出的“华夏植物区系起源”的理论,将使他青史留芳。

  从植物区系学上来看,旧中国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人廖廖可数,许多植物资料又为外国人所掌握。张宏达早年就决心为振兴祖国植物学而奋斗。他怀着对祖国丰富资源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即使在战乱年代仍然不畏艰难险阻,深入云南、贵州、广西、河南、湖南、以及海南、甘肃、四川、江西、青海、东北长白山、内蒙古大青山和澳门、香港、西沙群岛等地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常常风尘仆仆地从一个地方奔走另一个地方。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国的森林草原、荒漠和海岸带,并先后到达英国、越南、前苏联、日本和尼泊尔考察,他具有丰富的野外知识和广博扎实的植物等地理学和古生物的基础理论,学术创见、论著颇丰。

  张宏达最突出的建树,是在1981年提出了华夏植物区系起源的理论,早在60年代初期,他在《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一文中提出了这一理论的雏形。1981年,他发表的《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应用大陆飘移和板块学说的理论,批判了被子植物北极起源和热带起源的观点。这一理论解释了世界植物区系的统一性,纠正所谓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传统理论。

  在植物分类学上,他先后发现过七个新属,近400个新种,负责主编和编写了《中国植物志》的金缕梅科、山茶科、桃金娘科、海桐花科、杜英科、椴树科等四个卷册及中国树木志17个科。他对金缕梅科以及山茶科的精湛研究,为学术界所瞩目,仅在山茶科他就发现三个新属217个新种,其中在山茶属中由他发现的新种达到146个。1998年,由张宏达教授主编的中国植物志山茶科,山茶种有238种。

  张宏达教授在山茶属分类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众多的新种,而且在于他奠定和构建了山茶属的系统分类基础,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

  他以蜚声国际的科学成就被教研界尊称为“大师”。他毕生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耕耘,编著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由此在现代科学视角上奠定了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献身茶学:为普洱正名 为茶类寻根

  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期间,外面的世界一片喧嚣,别人都在外搞派性斗争时,张宏达教授却默默地进行着他的研究。他一头扎进山茶属研究,琢磨中山大学和华南植物所丰富的馆藏山茶标本;在外地标本馆时,中午管理员下班了,他带着馒头继续在标本室查阅标本,他跑遍全国的标本馆,查阅了全部中国境内馆藏山茶标本。

  文化革命结束,科学的春天到来,张宏达教授出版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他调整和修改了1958年英国学者西里编著的山茶属系统,把山茶属划分为4亚属、20个组,之后这本专著在美国翻译成英文出版,在世界上影响极大,对奠定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的争辩起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英国人郝经生(J. Hutchinson)错误地认为茶树是印度原产,说中国人在很早以前深入印度,把茶树种子带回中国。这一说法,曾经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对此,张宏达教授批驳提出,目前在中国南部的常绿林里到处都可以找到野生的茶树,海南岛霸王岭的中海拔常绿林也常见野生茶树乔木,云南勐海南糯山野生茶树胸径甚至达到70cm。

  张宏达教授还指出,印度本身没有发现过野生茶树,可能在17纪前后,印度的阿萨姆有当地的掸族人从中国带回了茶树,开辟了茶园,由此逐渐发展起印度的植茶事业。

  他又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起源于印度。张教授的这一论说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

  张宏达教授又指出,认为普洱茶野生种分布于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为更正这个历史错误,张宏达教授几度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是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了印度阿萨姆种茶树原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

  此外,他领导的山茶属资源研究小组,在无数众多的野生茶树中发现好几个新的茶叶资源。这些茶树即将应用于生产,这一重大发现将改变整个茶叶市场的结构。


  对话一 

  “还有很多种茶,我们还没喝!”

  ——张宏达谈茶业科技

  记者:您认为,在《中国植物志》分卷中,还有哪些植物具备作为茶饮的条件,却被我们忽略了?还有多少种潜在的茶,我们没有喝过?

  张:全球32种茶种,中国有30种茶种,这其中,只有普洱茶和茶被作为饮料利用了,可开发的新种茶饮还有很多。除了茶和普洱茶,我还发现了两种可用于品饮的新茶种——可可茶和苦茶。如果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开展研究,假以时日,我可以再开发出十来个新种茶供人类品饮。

  记者:可可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张:可可茶的成份非常特殊,不含咖啡因,但含可可碱。饮用可可茶,不会刺激、兴奋神经系统,不会产生饮后失眠症状,但是有强心作用。药理用研究表明,可可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与传统茶不同的特性,能够提高机体的血红蛋白和动态耐力,具有抗疲劳的作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等。这意味着喝可可茶,不用兴奋神经,却可以通过增强心肌的搏动提高工作效率。可可茶茶性试验表明,它和传统茶叶一样可作为日常引用的安全饮料。栽培后的可可茶品质与野生可可茶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研究结果预示了这一新的茶叶资源的重大贡献经济意义。

  记者:可可茶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张: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全面调查了我国的野生茶树,发现了可可茶等多个不同于栽培茶树的野生茶树。在发现它含有的特殊成份后,我们一直朝把它驯化成为新的栽培茶树的目标推进。经过持续20余年的工作,培育出了100多个品种,筛选出10余个适宜规模化、商业化的品种,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对象。这是中山大学与广东省政府合作多年的项目,广东省主要涉茶科研院所都参与了相关工作。

  记者:目前是否已经投产? 

  张:目前得到的若干品种,已经制成乌龙茶,展示了良好的口感和香气。制作成红茶,绿茶等茶类,其口感、风味和香气均属正常、仅滋味略为苦涩。但是,还没有大范围的种植,只局限在试验田和实验室中。现在正在进行大范围投产前的接洽,预计将很快与消费者见面。

  记者:您能谈谈苦茶的情况吗?

  张:这由学生们去研究。

  记者:您在中国植物志中对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以及茶系都作了科学的界定。现在,您能否换一个思路,离开原来的谱系概念,如果从茶饮料的种质资源角度来定义茶,什么是茶呢?

  张:茶的价值在于给社会带来一种清新,给人带来一种健康,带来一种生活的享受。概括地说,茶是一种健康的植物饮料。

  记者:对目前的茶叶科研,您有什么看法?

  张:从整体技术水平来看,国内的科研水平相对国外还比较差。此外,科研资金投入不足。茶叶科研与产业经济规律还有点不对称,管理方面还有点不大合理。另外,科研也面对生态退化问题。

  记者:您怎么看待自己科研工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张:科技必须与茶叶产业紧密连接起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记者:您认为,自己科研生涯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张:让别人去评价吧。

  对话二 

  一杯茶香伴清平

  ——张宏达谈品茶与人生

  记者:您喜欢喝茶嘛?喜欢喝什么茶?您最喜欢这种茶的哪种感觉?

  张:我一生都爱喝茶,主要是喝乌龙茶。当然,绿茶也很好,其他茶也不错。尤以乌龙茶的花香和甘润的滋味很值得人们欣赏。

  记者:您喝茶的时候,会不会自然想到以前的涉茶工作?

  张:没有什么可想的,没想过,喝茶就是喝茶。我是搞植物的,不是茶叶专业,福建张老在这方面很有研究。

  记者:您是著名的科学家,对茶文化关注的多吗?

  张:说不上什么著名科学家。茶文化当然要关注,我们中国茶为什么搞的红红火火?除资源方面、工艺方面有特殊,对茶文化的推广和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表扬它,支持它,把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弘扬光大,推向全球。

  记者:您退休以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张:我是2002年办理退休,退休后继续工作几年,后来由于身体不行了,就无事忙。现在也很好,每天看电视、看看报,有时搞搞运动。方便时也参加一下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

  记者:今年颁奖,您没有参见?

  张:老了,不太方便,学校去代表,也一样。(注:中山大学派代表代领了相关荣誉证书。)

  记者:您能谈谈自己对人生成功的感悟嘛?

  张:当年,我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在工作上,要勤奋扎实,对事要有责任感,不要计较报酬,不要计较名誉地位。要说对事业的成就,我认为与一个团队是分不开的,这个团队包括家庭、同事、学校等的支持,才能有所成就。

  记者:您怎样评价自己事业的成功?

  张:我能承负三代科学人的嘱托,完成他们的夙愿,是因为我的国家民族终于强盛起来,我感到十分庆幸。


  亲朋眼中的张宏达

  前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青山不老,岁月峥嵘”。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学界耆宿”。

  计亮年院士:“绿色王国,桃李满天下”,“成果卓著,师德传四方”。

  林浩然院士:“学高为师,诲人不倦”。

  云南茶叶权威专家张顺高:“张宏达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茶文化学者黄建璋:他论证印度阿萨姆种茶树原自云南西南部,确认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他的这一创作,其功绩和贡献是茶界任何人无可比拟的。

  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张宏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尤其在山茶科植物的分类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学风严谨,平易近人,赢得广泛赞誉,我虽未有幸与张宏达先生见面,但久仰其名。……张宏达先生在事业上的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学界耆宿,大师风范

  张老虽埋头于植物学的教学与研究,但他还有诗词歌赋雅志,无论是在室内工作休息时刻,还是在野外考察在大漠荒山小憩之时,他往往会随手写下一两首诗词,以诗言志,以诗励行。他有一首《无题》自勉是这样写的:“踏遍千山志不挠,岂为升斗枉折腰。文章自古论兴替,独我情不寄树草。”可见,张老思想境界不一般。

  张老也有一手毛笔书法的工夫,不过已多年少动用,有几次,我受人所托,去找他题词后,要给报酬,他坚持拒收,并说:“我不是卖艺的,再说,字也写的不好,见笑了。”笔者也因工作所需,经常带客人到他处访谈请教,每访时,他都会到门口迎接,当我们离开时,每次总是以礼相待,送到楼梯口,并亲自按上电梯纽。说声“慢走”、“多谢”、“再见”。前两年有些会议请他去参加,他还是乘坐着公交或地铁,作为一个近百岁的大师有这种风范,实在少见。这种风格多么值得人们颂扬啊!

  张教授的为人师表更是无人不赞。对待研究生他最大的特点是:于细心的指导之外,放手让他们去干,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立的能力,他不是简单地教给他们知识,如今他的不少学生在学术界已崭露头角了,张宏达之于学生,在学习上是他们的先生,在生活是他们的家长。学生多半清贫,他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资助,学生们有说张教授带研究生“亏了本”,他们心里涌起的是一种遇良师的由衷喜悦。

  由于他在科学领域上有重大的创新和贡献,当年学校几次拿表给他申报院士,而他不为个人什么声誉争取,且将名额奉献给有潜力的年轻人,给予年轻的人向科学高峰攀高。这种无私无畏奉献精神是多么可贵。 (作者黄建璋,系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思想研讨会秘书长)


  记者手记:

  随着了解的深入,张宏达教授的形象日益清晰起来:一位谦和、低调的长者和科学家。

  他的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茶学常识,都是他开创的。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也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开创者。

  选题策划之初,我曾经尝试着去搜索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却惊奇地发现,除了他的科研成果和著作,很难在大众媒体上找到他的资料,鲜少他的访谈,也鲜有他的投稿。——一个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科学家。

  耀眼的成就,低调的言行——这就是记者眼中的张宏达教授。

(除署名文章外,本版文字由薛城供稿。)

上一篇:徽茶崛起:让梦想照进现实
下一篇:一生事茶、无怨无悔---记安徽茶界老前辈朱典仁先生
      全国服务热线:0551-62635128

请在线提交您的建议,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联系人:
手机:
邮箱:
建议内容:
提交稿件: